前言
目前,國內外生豬養殖業普遍采用現代化規模飼養,生豬生產的管理核心就是不斷提高生產效率,飼養階段前期的重要指標之一就是斷奶仔豬數(PSY),目前我國的養豬水平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和潛力。為提高豬場的生產效率,目前主要采取的方案之一就是仔豬早期斷奶。
仔豬早期斷奶現狀
國內多數養殖場早期斷奶都在21-28日齡,早期斷奶不僅提高了母豬的生產效率,降低了疾病傳播風險,也提高了圈舍的利用效率,對于仔豬的生產性能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早期斷奶也在一定程度上對仔豬造成了斷奶應激,主要表現在仔豬食欲下降,采食量減少,應激造成的消化不良,導致飼料利用率和抗病力也一并降低。同時這些表現通常會導致仔豬對于飼料產生吸收障礙,也就是一直困擾國內養殖戶“仔豬斷奶后腹瀉”。因此如何解決仔豬斷奶時期的飼料吸收問題一直是生豬養殖面臨的挑戰。
只用教槽料可行嗎?
仔豬斷奶后的過渡階段,還要學會獨立飲水和采食,仔豬斷奶前除提前飼喂教槽料以外,還應當逐漸飼喂流體日糧,預先培養飲食和飲水行為可以讓仔豬斷奶后的采食行為更加順利,更快提高采食量。同時,流質日糧在仔豬從哺乳到斷奶期間發揮著的作用在于,促進食物消化,相對于固體日糧來講,更好的調節仔豬腸道,使仔豬的腸絨毛萎縮最小化。在仔豬消化方面斷奶后一周內流質飼料相對于固體飼料可幫助仔豬消化率提高75-150%,同時提高仔豬斷奶后的采食量,生長速度提高10-31%。
在仔豬生長性能方面,斷奶前提前給仔豬飼喂流質食物可以起到明顯的效果。主要有三點原因,首先對于仔豬來講,流質飼料的適口性要優于固體飼料,便于還未脫離哺乳狀態的仔豬獨立采食,提高仔豬的生長性能。其二,乳產品中的乳脂和乳糖在仔豬體內的消化率接近100%,而教槽料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對仔豬來講消化率較低,仔豬即便采食量提高,消化吸收效果也不及奶粉。另外乳產品的代謝效率也遠高于教槽料,哺乳仔豬會將仔豬奶粉中的脂肪酸直接用于脂肪沉積。
奶粉怎么選 就看這兩點
仔豬大約在三周齡左右斷奶,此時仔豬只能消化少量的固體食物,因此在這一階段,應當考慮飼糧是否易消化,以及是否可快速供給仔豬所需能量。我們從脂肪結構來看,棕櫚酸在甘油三酯當中的位置對于仔豬的脂肪消化吸收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并非所有脂肪結構都易于吸收,也并非所有奶粉都好消化,甚至部分奶粉會阻礙仔豬的生長。主要原因是棕櫚酸結合在甘油三酯的 sn-1 和 sn-3 位置時會被水解為游離脂肪酸,游離棕櫚酸容易跟鈣離子結合形成不溶性的皂化鈣沉淀,不能被吸收利用,導致了能量的流失,而棕櫚酸結合在甘油三酯的sn-2位上時能夠直接通過淋巴系統被吸收進入血液循環。豬乳中棕櫚酸就是以sn-2單甘油酯的形式被吸收的。sn-2位棕櫚酸能夠促進仔豬對脂肪、鈣、鐵、鎂等物質的吸收,而棕櫚酸處在sn-1、sn-3位上時,棕櫚酸無法發揮作用,甚至形成皂鈣影響仔豬生長性能。
仔豬斷奶階段的能量供應問題同樣需要注意,因此在仔豬斷奶后奶粉中應著重選擇能值高的產品,例如可以快速供能和輔助免疫的含中鏈脂肪酸產品。作為能源MCFA比碳水化合物更有效,原因是MCT的能值高于碳水化合物。仔豬體內消化碳水化合物的酶含量及活性均較低,不能很好地利用碳水化合物,而MCT可不經消化直接吸收。
結語
仔豬斷奶是從哺乳到生長階段的重要過渡,這一階段仔豬的營養供應必然會影響到仔豬未來的出欄時間,出欄體重,因此,選用好的斷奶方案對于養殖場的效益至關重要。市面上的仔豬奶粉花樣繁多,但有多少是仔豬無法消化的超市下架牛奶粉,有多少根本不含有OPO結構脂,何必要為一袋奶粉費力甄別,選擇濃濃豬乳味道的“優鮮乳”,告別仔豬腹瀉問題,提高仔豬斷奶窩重,為仔豬生長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