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風景秀麗,文化內涵深厚,集教育名山、文化名山、宗教名山、政治名山于一身。陳運和的詩作《廬山》稱“三疊泉直瀉青史,五老峰聳立古詩,仙人洞深藏抱負,龍首崖騰飛情思,含鄱口難吐感觸,蘆林湖匯聚現實,花徑走過歷代名士,天池閱盡蒼茫人世,白鹿體壯養于書院,東林綠蔭盡染佛寺,可見蔣介石殘留足跡,敬仰毛澤東居住舊址,逛廬奇秀甲天下,世紀巨著出于此”。
2021年5月20日,優百特組織全體員工團建旅行上廬山,進行紅色愛國教育,實地感受毛澤東主席的“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的雄偉氣魄!
2021.5.20
下午參觀了“美廬別墅”,別墅始建于1903年,由英國一位勛爵建造,1922年轉讓給他的女兒。其女與宋美齡私人感情頗深,1933年夏,這位英國女士將此幢別墅半賣半送讓給宋美齡,從此,宋美齡成為了這棟別墅的主人。這幢別墅,前臨長沖河,背依大月山,坐落的位置,形如安樂椅。蔣介石很喜歡這里的環境,視為風水寶地。在他的眼中,“背山面水”正符合中國風水學說所推崇的格局。蔣介石夫婦很喜歡這里的恬靜、秀美,而宋美齡名字中也有一個“美”字,于是將這幢別墅命名為“美廬”。從此,神秘的面紗便形影不離,將這幢別墅整整籠罩了半個世紀。1959年廬山會議期間,毛澤東也曾居住這座別墅,一句“蔣委員長久違了”讓人感慨萬千。
庭園中有一天然裸露石丘,上面鐫刻著“美廬”二字,左下刻有“中正題”,這是蔣介石于1948年8月親筆題寫??梢哉f,這塊摩崖石刻,既是這幢別墅庭園的“點睛”之筆,也是蔣介石夫婦對“美廬”的鐘愛的歷史印跡。
2021.5.21
今天的行程是觀賞廬山著名瀑布三疊泉瀑布,我們乘坐纜車進山,沿著石階梯一路向目標進發,每次俯視都可見谷底,優百特的同事穿著同款的衣著,在峽谷間如蛇般穿梭,在山間的陡峭梯階上形成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一直喜歡蘇軾這首描寫廬山的詩:
橫看成峰側成嶺,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到今天身在山中才領會詩的意境,連綿不絕的廬山,座座山峰刀削斧劈,直聳云天。植被覆蓋山體,樹木鱗次櫛比,排列有序,嫩綠墨綠,層次分明,有那不知名的粉色的,潔白的,嫩黃色的花兒沖破綠色重圍,露出嫵媚動人的笑靨,這一剎那,便是香艷撩人,斑斕多彩了,恰似一襲多彩絲線織就的云裳羽衣,把廬山裝扮的珠環翠繞,雍容華貴。
登山比較辛苦,此時正是上午10點,不是火熱的夏季,也沒有毒辣的烈日,但此時我的汗水像針般無情的直刺臉頰,像在火爐里炙烤著,為了看到瀑布,我一直鼓勵自己,要像懸崖一棵草一樣,風吹日曬都不怕。沿路的風景吸引著我們,腳下踏著石階前行,眼睛也是一刻不閑地記錄著旖旎風光,美景當前,亦如饕餮盛宴。
終于來到三疊泉瀑布,當看到瀑布從三段懸崖騰空跳下的英勇壯舉時,慶幸沒有半途退卻,沒有白付出汗水與艱辛,不然會留下遺憾的。雖說不到雨季,來自大月山的水量還是相當充沛的,瀑布從幾百米的懸崖峭壁分三級跳下,第一級距離遠些,遙觀瀑布如煙如霧,飄渺虛幻,似一位仙女身披白色鴻衣羽裳,輕舒廣袖,衣袂飄飄蹁躚飛舞而至,掠過五老峰背,嫵媚裊娜的飄落第一大盤石。二級疊瀑布看的真切一些,只見峭壁懸掛水晶珠簾,銀光閃閃,晶瑩剔透,飛珠濺玉,好似皎潔月光穿越樹蔭,化作碎銀傾瀉在二級大盤石間,奏響一曲歡快美妙的旋律。三疊便是眼前的懸崖瀑布,仰望崖壁,有大小兩股水柱從天而降,好似雙龍兄弟攜手并肩,呼嘯著奔騰而下,威武勇猛,氣勢磅礴,勢不可擋,義無反顧的跳進龍潭,直到粉身碎骨,化作白蓮,融入湖水,成就一段蕩氣回腸的英雄氣概。廬山瀑布之奇觀,有李白詩為證: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龍潭水不是太深,銀色的天河之水匯入潭中,濺起浪花綻放,打亂湖水的平靜,終歸融入湖中,安于寂靜。三疊泉瀑布不負廬山第一奇觀之稱號,驚嘆大自然的神來之筆,感恩造物主賜給人類的人間仙境。
廬山之行雖然結束了,但廬山之美卻永遠讓我記憶猶新……我愛我的祖國,我愛優百特!我為祖國名勝古跡、大好河山感到無比自豪!我為成為優百特的一員感到無比幸運!